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5月26日,根据学校要求,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组织全体教职工在英才校区博观楼1107会议室集中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学习传承科学家袁隆平奉献精神。会议由经济贸易学院党总支书记马林靖同志主持。
本次党日活动学习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三讲和第四讲。第三讲《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国家经济发展与经济风险研究中心主任赵英讲授,赵英主任从全球范围着眼,分析了新冠肺炎疫情改变了世界经济增长格局,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中国率先实现了经济复苏,彰显了独特的制度优势,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雄厚物质技术基础,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以及庞大的人力资本和人才资源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但也要看到,“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外部环境可能更加严峻复杂,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为积极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掌握发展的主动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通过需求结构升级和供给能力提升,推动总供给与总需求实现更高水平,更高层次的动态平衡。发展环境越是复杂,越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要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推动城市群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狠抓落实,为加快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讲《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原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讲授,使我们认识到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角度来看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分开的。制度是基础和载体,能力是作用和效能。这种说法就是皮和毛的关系。前者讲的是国家制度,后者讲的制度执行能力,这种说法又是物和人的关系。有了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提高治理能力。而反过来,只有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我们才能充分发挥国家治理体系的效能,单靠哪一个治理国家都不行。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才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在一起来提。

最后组织观看了央视纪录片《为时代而歌:袁隆平》。


培训学习结束后,各党支部进行了分组讨论。各小组紧紧围绕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谈心得体会、谈思想收获、谈工作打算,思考深入、富有见地、求真务实,充分反映了培训取得的实际成效,体现了高校教师的水平和担当。全院教职工在观影袁隆平纪录片后深深感悟到要珍惜手中的每一粒粮食,这就是对袁隆平院士的最好纪念。